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图片新闻

永法“枫”景丨百元货款拖欠11载,暖心调解化"债"为安

发布时间:2025-09-09 16:38:00



接过现金的瞬间,小黄语气里满是感慨:"真没想到,就为十年前的280元,法院能这么上心!"

近日,永城法院蒋口法庭成功调解了这场看似微不足道却横跨11年的债务纠纷。

基本案情

2014年,小黄向小松经营的饭店供应白酒,小松欠付小黄货款280元,并为其出具欠条,答应数日偿还。在随后的11年里,小黄多次向小松催要欠款,小松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。“虽然钱不多,但心里总有个疙瘩;”小黄坦言,“时间越久,越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笔钱的问题,更是一份该有的诚信和尊重。”

2025年8月,小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
调解经过

案件分配至朱连亭法官团队后,朱连亭仔细翻阅卷宗,发现这起纠纷虽然涉及金额极小,但时间跨度长,且与当事人情感关系紧密。他没有简单采用判决方式,而是先与双方取得联系,进行调解。“金额再小,也是群众的合法权益;事情再久,也该有一个公平的交代。”朱连亭在调解前这样对团队说。

调解过程中,小松称这笔欠款金额太小,多年来逐渐被遗忘,直到被起诉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朱连亭向小松释明法律责任:即使小额债务,长期拖欠也可能影响个人信用;另一方面向小黄说明小松做生意的实际困难,希望双方互谅互让。

小松父亲得知此事后,主动前往法院,希望能够化解双方的矛盾,解开多年的心结。

调解结果

最终,在法官的见证下,小黄接受了小松的歉意和280元货款,双方握手言和,一场跨越十一年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。

法官说法:小案不小看,小案不小办

法官提醒,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额经济纠纷,应当这样处理:

1.保留证据是关键。交易过程中的凭证、聊天记录、通话录音等材料,需妥善保管,这些将成为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。

2.明确约定很重要。交易时应清晰约定还款时间、支付方式等核心内容,避免模糊表述引发后续争议。

3.及时维权不拖延。我国民事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,权益受损后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主张权利,避免因时效问题丧失胜诉机会。

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15586915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